close

  中新社巴釐島5月7日電 題:印尼華裔麥培滿:印中友好歷史滿載“和合”傳奇故事
  中新社記者顧時宏
  “印尼與中國的友好歷史就如鄭和下西洋時那數百艘船一樣,在波瀾浩瀚的南海絲綢之路上,滿載著和諧、和睦、和合的傳奇故事!”印尼華裔麥培滿6日在巴釐島出席亞太地區開放政府伙伴關係年會並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作如此感慨。
  麥培滿首先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早在宋朝時期,中國就派船隊下南洋,曾在巴釐島登岸,並與當地人進行貿易。有一位中國商人帶著他的女兒江金花也來到這裡,江金花當時迷倒了當地的土王,並娶她為妻。然而,江金花不願遠嫁異國,但又為巴釐島之美及土王的真誠所打動,最終同意,不過她提出要土王磨平牙齒、此地要可以通用中國錢幣等條件,土王答應。江金花就這樣嫁到了巴釐島,並對當地習俗產生了影響。
  如今,巴釐島最重要的祭拜活動還要用中國古代銅錢。江金花生活的地方叫平安村,印尼文為“Pinggan”,當地還專門建造寺廟紀念江金花。為紀念這對百年和合的中印尼愛情故事,今天的巴釐島很多廟宇與建築物的門前都有一對男女塑像,據說那就是巴釐島人對這段跨國婚姻的美好追思。
  麥培滿說,前天他參觀巴釐島博物館後發現,這座建於1932年荷蘭統治時期的博物館里,雖然藏品不多,但與中國有關的物品就有中國銅錢和青花瓷器。
  麥培滿告訴記者,600多年前鄭和率船隊浩浩蕩盪來到印尼時,給印尼人民帶來豐富的物品與先進的農工技術,貿易的繁榮,人民的友好交往,促進了中印尼兩國人民的情誼。有些隨當年鄭和來印尼的隨員娶了當地民女並生兒育女,有的遠嫁印尼當地王室,成為王妃,至今中爪哇的梭羅、西爪哇的井里汶一帶依然流傳著數百年來中印尼的美好愛情故事。
  “我從中國古籍《四庫全書》里瞭解到,印尼和中國的交往可追溯到漢朝時期,那時爪哇人先是去中國‘朝貢’,至唐朝時才有中國人來到爪哇交流。由此可見印尼中國交往歷史之悠久。”麥培滿說,“遠在蘇門答臘島占碑省近年發現的千年佛塔表明,中國唐朝佛教義凈高僧於7世紀曾到那裡學經。而佛塔挖掘時,也發現有中國唐朝的開元通寶銅幣以及宋朝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的軍鑼。”
  麥培滿說,鄭和率領著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下西洋。與西方殖民主義的擴張與掠奪不同,鄭和船隊給沿途國家和地區送去的是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留下的是中國人民與當地人民世代相傳的友誼佳話。這其中有很強的“和合”印記。
  麥培滿認為,“和”與“合”是深深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個處世原則與行為標準。“和”意味著“和平”、“和諧”與“祥和”,“合”意味著“合作”、“融合”與“結合”。“和合”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
  目前,中印尼的“和合”已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各領域務實合作“上天落地入海”。2013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83.6億美元,同比增長3.2%。中國對印尼非金融類投資累計達到27.8億美元,涉及能源、資源、基礎設施、製造業、農業等許多領域。中國企業投資印尼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經濟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誼不斷加深,去年雙向旅游人數達到100多萬,現在有1.4萬多印尼學生在華留學,在世界各國和各地區列第六位。中國和印尼是“異床同夢”。
  談到他的夢想,這位年逾古來稀的華裔說,他的夙願就是在首都雅加達縮影公園裡建造一座印尼華人華僑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將在前人基礎上通過文物、圖片和視頻等形式,詳細而生動地展現中印尼友好歷史、近現代華人華僑為印尼的獨立解放、經濟社會建設、慈善義舉的可歌可泣事跡,讓來此參觀的人們和後代,不要忘記華人華僑在印尼歷史上的積極作為,用“和合”精神將印尼與中國悠久的友好情誼傳承下去。(完)  (原標題:印尼華裔麥培滿:友好歷史滿載“和合”傳奇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j63qjpdx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